联系菠菜论坛
      品种介绍
      你的位置:首页 > 道地药材 > 品种介绍

      赤芍

      2020/3/2 17:17:28
      赤芍

      赤芍

      详细介绍
            【历史沿革】
            本品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。芍药有赤白之分,始自陶弘景,据称:“今出白山、蒋山、茅山最好……”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:“白者……色白多脂;赤者……色紫瘦多脉。”
            【别名】
            木芍药 崔豹《古今注》,赤芍药《博济方》,红芍药《圣济总录》,草芍药《滇南本草》。
            【来源】
            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。
            【主要产地】
            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(野)、松山区、宁城县、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、鄂伦春旗、阿荣旗、牙克石市努尔市、兴安盟扎赉特旗、新林镇;甘肃省陇南市宕昌(野)、武都区(野)、文县(野)、定西市陇西县(野)、岷县;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、承德市围场县(野);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(野)、海城市、铁岭市西丰县(野)、抚顺市清原县;山西省运城市绛县、临汾市大宁县、吕梁市方山县(野);
            【生态环境】
            赤芍  野生赤芍多集中生长于北方海拔500-1500米之间的山地和草原。土壤为棕色森林土、暗棕色森林土、灰色森林土及草原草甸土。常见于山坡、沟旁、阔叶杂木林下、林缘和灌丛间,或草木繁茂的固定沙丘及典型草原的天然植物群落中。
            【植物特征】

            赤芍  多年生草本。根粗壮,分枝黑褐色。茎高40-70厘米,无毛,小叶窄卵形,披针形或椭圆形。花大,单生于花茎分枝的顶端每花茎可有花2-5朵;萼片3-4,叶状;花瓣10片左右,白色、粉红色或红色。 果3-5,卵形,先端钩状向外弯,无毛或被浓密白毛,花期5-6月;果期8月。  


            【生物学特性】
            赤芍要求温暖的气侯条件,具有喜光、抗旱及耐寒的特性。生育期如雨水过多,生长不良。
            种子特性:赤芍种子在萌发过程中,具有上胚轴休眠的特性。发根要求高温,胚根伸长后,需低温条件(1-10℃),以打破上胚轴的休眠,而发芽出土。

            生长发育:在北部地区5月初出芽,中部地区3月就露出红芽。5-6月植株生长最盛,6-7月开花,8-9月种子成熟,这时根部生长迅速。10月植株逐渐枯萎,以休眠芽越冬,翌春返青再度生长。  


            【采集方式】
            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根茎、须根及泥沙,晒干。
            【炮制】

            除去杂质,分开大小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本品为类圆形切片,外表皮棕褐色。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,皮部窄,木部放射状紋理明显,有的有裂隙。 

       

            【药材性状】
            本品呈圆柱形,稍弯曲,长5~40cm,直径0.5~3cm。表面棕褐色,粗糙,有纵沟和皱纹,并有须根痕和横长的皮孔样突起,有的外皮易脱落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,皮部窄,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,有的有裂隙。气微香,味微苦、酸涩。
            【等级标准】
            一等:干货。呈圆柱形,稍弯曲,外表有纵沟或皱纹,皮较粗糙。表面暗棕色或紫褐色。体轻质脆。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,中闻有放射状纹理,粉性足。气特异.味微苦酸。长16cm以上,两端粗细较匀,中部直径1.2cm以上。无疙瘩头、空心、须根、杂质、虫蛀、霉变。

            二等:干货。呈圆柱形,稍弯曲.外表有纵沟或皱纹,皮较粗糙。表面暗棕色或紫褐色。体轻质脆。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,中间有放射状纹理,粉性足。气特异,味微苦酸。长15.9cm以下,两端粗细较匀,中部直径0.5cm以上。无疙瘩头、空心、须根、杂质、虫蛀、霉变。


            【性味与归经】
            苦,微寒。归肝经。
            【功能与主治】
            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用于热入营血,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目赤肿痛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癥瘕腹痛,跌扑损伤,痈肿疮疡。
            【含量测定】
            本品含芍药苷(C23H28O11)不得少于1.8%。


      更多图片
      网站地图